云服务器

广州seo服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8日  作者:zzcha.cn

公司# 网站优化公司_网站优化公司_网站优化公司_网站优化公司2020-01-24 18:50:51 点击:808原标题: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肺癌标志物 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中新网上海1月13日电 (孙国根陈静)13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出消息,该院教授、上海市肺部炎症与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海泉团队发现,分泌蛋白CST1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检测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可实现对肺鳞癌和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该成果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陈海泉介绍,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常年居于高位。根据病理类型,肺癌可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癌等。其中,肺腺癌和肺鳞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0%至8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在基因表达、治疗方案和疾病预后等方面差异巨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区分肺癌的病理类型,对于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目前,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依赖于活检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但临床上,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无法通过手术获取足够的标本进行病理诊断。此外,部分患者因肿瘤位置特殊、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无法接受活检。因此,临床上亟需寻找能够实现肺癌病理分型的无创诊断方法。陈海泉团队通过对公共数据库以及该院患者的肿瘤组织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分泌蛋白CST1在肺鳞癌中呈现特异性高表达,而在肺腺癌中不表达。进一步研究证实,CST1的高表达主要由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降低所导致。研究人员通过大样本验证发现,CST1在肺鳞癌患者血清中含量显著高于肺腺癌患者及健康人群。陈海泉说,通过检测CST1在血液中的含量,可准确区分肺鳞癌和肺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意味着,仅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就有望实现对肺鳞癌的快速、无创鉴别诊断。陈海泉团队还发现,CST1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在肺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CST1可促进肺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阻断CST1,则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提示CST1有望成为肺鳞癌潜在的治疗靶点。陈海泉表示,CST1作为一种新型肺癌标志物,在肺鳞癌的鉴别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监测中具有重要潜力。未来,团队将在此基础上研发相关检测试剂盒,以推动其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探索CST1促进肺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肺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完)